一辈子是场修行,短的是旅行,长的是人生。 —小黑
走过了大西北、大西南以及南方诸省,然而对东北,尤其是冰季的东北,那种白天走在林海雪原上,晚上抱着暖气吃雪糕的生活,是像我这样的南方孩子无限憧憬的。
▲图片来自互联网
向LD请完假,订完机票,放下手头的工作,便不顾一切的奔向机场,结果到了才发现,5点40的飞机被我看成了15点40,再加上飞机晚点,楞是在机场呆了大半天。(顺便说一句,怕辣的不要乘坐四川航空的飞机,即使要坐也要忍住不吃飞机餐,因为,实在是太辣了)。
可能是老天爷补偿我,在去哪儿上订的单间,到了前台直接被告知升级为家庭房,进门一看,我去,比单位备勤房还大(三室一厅带厨房,双阳台),位置还在中央大街旁边,分分钟毁我的三观。
第二天一早我便匆匆退了房,开始寻找哈尔滨的早味,哈尔滨的早市很早,7点多就开始收摊,我选择了一家街边小店,要了一碗大磕粥,一份锅贴,一个孜然烧饼,既暖胃又饱腹。
▲图片来自溪山行网友JOY
按照来之前攻略上订的,沿街到圣索菲亚大教堂(哈尔滨的街道很多由抗联烈士的名字命名,比如兆麟街,尚志街),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,它一直是哈尔滨的地标,可惜的是目前正在修缮,只能看到一部分,并不能一览全貌进内参观。
继续沿街而上,来到防洪纪念塔,这座纪念塔记录着哈尔滨历史上的几次大洪灾,尤其是20年前那次松花江洪水。
离防洪纪念塔不远的处便是中东铁路大桥(哈尔滨第一座铁路桥,始建于1897年,2014年停用),这座桥现在已经成了网红桥,吸引着无数文艺青年到此,但这也是100年前沙俄攫取东北丰富资源的铁证。
▲图片来自溪山行网友JOY
沿着松花江到天鹅堡坐过江索道到江对岸的太阳岛,从索道上可以将松花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。
曾几何时,一首《太阳岛上》,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太阳岛。
但作为一个5A级景区,实在是让我大跌眼镜(不知道是季节原因还是核心公园封园改造准备迎接雪博会),岛上看到的是破乱的基础设施,景观电梯下来第一个迎接你的是黑车司机以及冒着烟的景区小交通,所谓的俄罗斯风情小镇,如果非要我用一个词语来形容,只能是“呵呵”两字,岛上太阳石更让人觉得是个“笑话”。
带着遗憾重返中央大街附近,此时已12点多,肚子也开始抗议,遂开始觅食。我一直认为,一座城市的味道并不在所谓的五星级酒店或者什么网红店里,而是在城市的犄角疙瘩里,那里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地。
在巷尾找了一家半地下的小酒馆,要了一杯东北小烧(散篓子酒),60度的杂粮酒,除了香味次一点,别的没话说,一份小鸡炖蘑菇(吃的我牙都快掉了还没吃完,量实在太大了)。
说实话,东北菜确实不精致,但适合我这样的糙汉子,在杭州吃碗面的价格在这里却可以有酒有肉。
▲图片来自溪山行网友JOY
带着略醉的脚步,漫步在中央大街上,街边各种风格的建筑,有种身处异国的感觉,一会儿哥特式,一会儿希腊风格,一会拜占庭风格(圣索菲亚教堂就是),还有巴洛克、折衷主义,就像东北菜大乱炖,哈尔滨将整个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都融在了一起。
街上的各种工艺品,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(在很多城市都有卖义乌货的地方,在杭州叫河坊街,在成都叫宽窄巷子,在哈尔滨则叫中央大街),觉得风大区去药店买了一个口罩建德产,泡温泉去买了一条泳裤义乌产。
小吃也不是让我很兴奋,居然还有卖臭豆腐的,烤红肠那个烟熏味我也很难接受,至于街上年轻人人手一根的马迭尔冰棍,更是让我这个捧着保温杯泡着枸杞茶的中年人避而不及。
回到地接安排的酒店,稍作休息,晚饭前赶到老关东铁锅炖与大部队会和,虽是初次见面,一番推杯助盏后便似相识多年的老友。这中间有队此次东北行无限向往的大姐,也有如我这样想着暂别苟且远离世俗的驴友。
▲图片来自溪山行网友梦想缤纷
酒足饭饱后沿着中央大街返回酒店(同居室友“云天”大哥飞机后半夜到),便洗洗睡了。东北的酒店体验真不咋地,即使是最后几天住五星级酒店,除了房间大一点,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。
第二天一早从哈尔滨出发前往雪谷,车上,作为抛砖引玉,地接“浩轩”先是唱了一首赵雷的《理想》,接着领队“梦想”又唱了一首赵雷的《成都》,这两首歌几乎每天晚上都听。
▲图片来自互联网
我想,这既有我们这代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,也有着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。浩轩即将组建家庭,会有大笔的开支等着他。而梦想,虽是开玩笑的说想找一个有钱老婆,但言语中也透露了生活的不易,除了正常上班,还要兼职当领队。反观自己,生活工作中充斥着抱怨、牢骚,还是不够成熟。
午饭是在中国优质大米产区——五常的一个集镇上吃的。不知是心里原因还是别的原因,五常大米真的非常好吃,特别香,特别软糯,有人笑称,今天是真的来“吃饭”了,我更是一口气连吃三碗。
有好几个大姐纷纷赶到镇上的小店买米往杭州寄,还留了老板的手机和微信,表示若是好还要继续买。
来到雪谷已是傍晚,一路上稀稀落落的积雪,让我对第二天的雪乡之行又有了一丝担忧。但担忧很快被好客的农庄主人冲到了九霄云外。
简单的在村子附近逛逛拍照,那种类似丽江古城的个性招牌一开始还觉得很有特色,但是看多了就觉得千篇一律,让人觉得失去了黑土地本有的味道。
晚餐十分丰富,之前也提了,不要对东北菜抱有太大的幻想,肉食以炖为主,蔬菜永远是土豆、南瓜、白菜之类为主。
东北似乎永远把他们认为好的鱼叫“冷水鱼”,虽然我没一顿吃到的鱼都不一样,但老板永远都会告诉我,这是冷水鱼,好吃。
本想着喝一杯小烧暖暖身子,酒过半巡,跑过来一个重庆姐姐敬酒,一口气就把大半杯小烧干了,让我差点蒙圈,作为桌代表,我也是硬着头皮过去回敬半杯。
此时领队梦想又很客气的把我叫道他们桌,桌上还有地接浩轩和少庄主小李,小伙子非常热情,小烧喝了不够又让他母亲把自家酿的野葡萄酒拿出来,又拿了一打哈尔滨啤酒,就这么边喝边侃着大山,吹着大牛。
▲图片来自远途户外浩轩
喝到七点半左右,开始在村口准备篝火晚会,我爬上小李的三轮摩托车,兜着风往村口,对着东北的星空,借着酒劲,吼着,去TM的房贷,去TM的生活。
烧起篝火,点起烟花,围着篝火挑起舞,路边大姐见状加入我们,教我们跳东北大秧歌。虽然我们学的不伦不类,但就在这欢声笑语中,让我们抛开了那些烦人的东西。
▲图片来自远途户外浩轩
不得不承认,东北的土炕实在让我很难接受,四个人一个炕,非常硬(据说有益于腰骨),再加上此起彼伏的鼾声,折磨了我一夜,幸好喝了点酒,还算是睡着了。
待续……